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市场部
2024-12-10

图片


2024年12月4日-5日,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来自澜湄及东盟、哈萨克斯坦、蒙古等11个国家的有关政府部门、商协会、合作社、农业农资企业等22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共同发掘澜湄及东盟等国家农业农资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及合作机遇,积极助推区域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经贸合作提升。公司市场部全程协助会务执行。


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承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相继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合作签约仪式,播放了“澜湄农业大讲堂”短视频,分享了专题报告、商协会交流、企业及产品项目推介,并进行了集体座谈交流、现场参观、展览展示等,2天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国与会代表愉快交流、积极互动,成效良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许显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澜湄合作高官会领导普拉姆·索玛尼,老挝农林部农业司副司长西萨隆·金纳翁,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农业局副局长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总干事恩宁·桑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龙文主持论坛开幕式,供销总社农资与棉麻局二级巡视员、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慧群主持了论坛专题报告和座谈交流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副秘书长张丽君主持了12月4日下午的大会推介。


图片


侯顺利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与东盟深入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之年,也是澜湄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澜湄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本次论坛以“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交流中国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在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加强企业、产品、技术等展示对接,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开拓和贸易合作,既是落实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助力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提议有关各方在三方面进一步增进合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共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二是进一步加强农资保障,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三是进一步拓宽经贸合作,助推区域超大规模市场。


图片


许显辉在致辞中表示,要发挥广西区位、农资等优势,深化与湄公河及东盟各国在产业、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对接和贸易拓展,努力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澜湄合作高官会领导普拉姆·索玛尼表示,澜湄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多样性,澜湄合作不仅在满足流域内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还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各方要积极采取措施,一是加强农业贸易,改善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增强互联互通;二是促进农业投资,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强农业研发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合作,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图片


老挝农林部农业司副司长西萨隆·金纳翁在致辞中表示,老挝人民受益于澜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合作。老挝政府支持农林业发展,出台相应政策提升农业生产,吸引国外投资者。老挝的合作社、商协会等也在共同发力,扩大老挝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出口。


图片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农业局副局长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表示,马来西亚也认识到了澜湄合作的重要性,能带来生物多样性、富饶的土壤,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加强澜湄及东盟国家间的农业发展、农业贸易合作、共同维护粮食安全非常必要。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数字化等提高土壤和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马来西亚强调农业生产效率和贸易的透明性,重视进口有机肥料的安全,积极推动可持续合作,提升发展韧性。


图片


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总干事恩宁·桑达致辞时表示,澜湄国家要携手提升粮食安全、保护农业环境、推动农业创新。缅甸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欧盟和东盟国家,非常期待深化农业农资经贸领域合作交流,促进缅甸农林产品出口,加深友谊,共促澜湄国家共同繁荣。


图片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与老挝国家工商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外领导和嘉宾还共同见证了2场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一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利用广西防城港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建设基础,在防城港市投资建设农资(储备)库等项目,进一步做好国内农资保供稳价,同时积极扩大对东盟的农资贸易合作。二是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与老挝国家工商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农资及农产品生产、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及关系协调,共同为中国和老挝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和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图片


论坛上播放了“澜湄农业大讲堂”《中国农业农资简况》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演示,介绍了中国水溶肥行业发展及前景、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农资发展情况、现状成就等,加强国家间、行业间宣传和交流,促进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


会上,多国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对澜湄及东盟等国家农业农资经贸政策、市场形势、投资环境、发展前景等作了精彩报告。


图片


中国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科技处副处长徐洋带来《中国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农资行业产品创新进展、中国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经验做法,及对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展望。


图片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秘书长高·索奇维介绍了柬埔寨农业部门概况,包括柬埔寨农业发展战略、生产、贸易情况、投资环境及未来发展潜力等。


图片


缅甸农业、畜牧和灌溉部规划司副司长钦玛乌分享介绍了《缅甸农业、贸易和投资情况》。


图片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首席助理秘书海鲁丁·宾·马斯兰讲解了《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及商业机会》,重点介绍了马来西亚农业政策2.0版以及食品工业的潜力和机会。


图片


国际劳工组织合作社发展高级专家胡赛因·普拉特专题报告了《中亚和东盟国家的合作社》,介绍了东盟合作社发展路线图、及中亚国家合作社发展模式、合作政策等。


多家商协会、合作社进行了大会交流,分享了各自组织情况和行业发展近况,并提出合作意愿。


图片


蒙古国食品农牧业与轻工业部中小企业局政策协调部主任格勒扎亚·阿尔坦杰尔讲解了《关于发展中小企业与合作社的国家政策:将农业与合作社连接起来》。


图片


越南肥料协会会长冯河详细介绍了《越南肥料产业概况》。


图片


马来西亚肥料产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会长沙哈鲁丁·宾·巴卡分享了《马来西亚肥料市场》发展现状、管理政策以及肥料协会相关情况。


图片


缅甸联邦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叶敏昂介绍了缅甸聚焦农业部门的最新经济状况。


图片


马来西亚霹雳州农民合作社总经理莫哈末·沙克兰·宾·沙姆苏丁介绍了霹雳州农民组织所处行业状况、成员、资源、产品、项目、合作需求等。


图片


缅甸水果、花卉和蔬菜生产商和出口商协会副会长敏盛分享了缅甸的商业发展机遇。


此外,6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优秀企业代表,还分别介绍了企业的产品发展、贸易投资、合作需求等情况,并对国内外农业、农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图片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赐柑分享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能力,致力发展为现代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引领者》的实践经验。


图片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鹏介绍了《下一代有机肥高质量发展新技术》。


图片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菲菲分享展示了公司新型肥料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情况。


图片


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销售协调经理以拉德·罗宾斯坦介绍了公司《实践显著的创新型新产品NPS和NTSP》。


图片


越南农产品和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主任范文定分享了《越南农产品和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情况》。


图片


河内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阮德明推介展示了越南天农集团情况。

通过大会专题报告、分享交流、精彩推介,与会代表进一步加深了对各国农业农资行业发展情况、对优秀企业及其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开拓了合作新契机。


图片

与会代表集体座谈交流


12月5日上午,论坛还组织与会代表集体座谈交流,创造机会扩大互动合作。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合作社,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缅甸贸易促进组织、老挝国家工商会、马来西亚国家农民组织肥料私人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和组织的负责人,及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江西沃尔得、广东天禾、江苏华昌、四川美利丰、根力多、河北农资集团、中农(天津)化肥有限公司、以太天和(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国企业代表踊跃发言,提出了合作希望。


12月5日下午,中外代表分3组实地参观调研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对信息化数智化发展和农业绿色创新留下深刻印象。


图片

图片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从2019年至今,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5届,为中国与湄公河及东盟等国家加强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和渠道,积极助推区域各国加快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应用,促进各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为澜湄合作、中国—东盟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阅读71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